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杏坛高光| 直击痛点新工科,用爱发电融思政

发布日期:2022/07/01   点击量:

 

杏坛高光| 直击痛点新工科,用爱发电融思政                  

——记广东省第二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课程《电路》及其教学团队  

   

热爱催生热力,细琢终成瑰卓。在全国第二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东分赛上,马鸽老师团队(成员包括: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柳晶晶、黄文恺、邹涛)荣获中级及以下组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马鸽老师团队立足“一中心、双融合、三落实、四统一”的创新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课程与思政相融合,聚焦工科学科基础课程教学的痛点和难点,在此次教学创新大赛上展示了教学创新的举措和实践成效,真正做到了提高课程“两性一度”,解决“教学痛点”,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胜任力,为学校一流本科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马鸽老师在参赛    

   

     

一、两点创新育才 两处思政育人    

   

在采访初期关于参赛出发点的问题中,马鸽老师便真诚地表示:一方面是自己十分热爱教学,自入职起便在教学创新和实践上花了许多心思,另一方面是学院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认可以及前辈的鼓励。对于教学比赛中“教学设计体现课堂创新性”要求,马鸽老师在“一中心、双融合、三落实、四统一”的创新理念下,提交了两个教学创新设计,明确了两处思政点。  

(一)教学设计一:实践探索与民族自豪  

“其实学习和爬山是一样的,要想看到山顶一览众山小的美景,必须在山脚下就能够深深的吸引人,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爬山动力,所以在学习之初就要吸引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并且不断思考、实践才能实现高阶目标。”秉持着这样的教学理念,马鸽老师采取以实验现象(线圈实验点亮党徽)激发学习兴趣,以生活中的常态应用(无线充电)串联知识,以比赛视角(挑战杯比赛)引领思考的设计策略。“现在国家提出的政策新工科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新工科是提高学生对于复杂工程问题的胜任力,课程思政则要求我们润物无声地实现价值塑造,必须精心挑恰当的思政案例思政案例库。” 通过讲述“互感”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特高压变压器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团结一致、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突破“卡脖子”问题的钻研精神。    

(二)教学设计二:模拟打假与求实精神  

在第二个课程设计中,马鸽老师以网红产品“节电器”作为引入激发学习热情,让同学们模拟打假专家、运用所学知识从动手操作和虚拟仿真两个方面拆穿虚假宣传,进而讲解家用电器和工业用电如何实现节能。高阶前沿方面,我国大力发展绿色发电、特高压输电技术,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东部用电多来自于西部资源的赠与,也督促同学们学会感恩,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提升家国责任感。课程融趣味流行、科学原理、课程思政于一体,切实达成了“教学设计体现课堂创新性”的要求。  

   

二、七轮打磨 精雕细琢    

   

谈及对历时半年整个赛程的感受,马鸽老师憋足了一口气,一个“累”字随着笑声一同迸发出来。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最后在比赛中呈现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一共历经了七轮打磨增删,马鸽老师向教发中心的工作人员细数:  

一轮团队成员邹涛老师提出要突出平时课程教学中“和学生多讲物理过程、给课程多引进工程背景、多结合实际案例单讲理论”的特色,柳晶晶老师详细讲解如何整理平时资料突出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胜任力的问题,黄文恺老师细数电路课程衍生出的创客成果;  

二轮学院张春良教授关于如何把握打分点的修改指导;  

三轮学校教发中心组织校内专家  

四轮学校教发中心组织校外专家  

五轮学院党委书记李老师历时三小时指导创新汇报的整体框架和细节用词等;  

教育学院杨阳老师润色美化PPT版面和细节动画设计;  

轮清华大学于歆杰老师从比赛角度对创新举措的提炼和教学痛点分析进行了细致的指导。  

谈及赛后最大的收获和心得,马鸽老师回应道:个人十分热爱教学,在以往的教学中一直在做教学改革,工作还是十分扎实的,文本能力、逻辑思维也比较强,但是在具体做教学创新汇报PPT时,会感觉到“提炼高度不足”,通过七轮打磨和对各省份教学创新大赛选手的学习,对于“如何教学创新、如何提炼提升”上有了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三、一点遗憾 多次感谢    

   

采访尾声,马鸽老师对“这次比赛带来的美好和留下的遗憾”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非常感谢音乐舞蹈学院刘瑾老师以及团队成员特别是柳晶晶老师的鼓励,让我有勇气去参赛;感谢教发中心副主任王老师和韩老师的一路陪伴、打气和指导;感谢团队老师们的支持,邹涛老师给出了我们这门课尽管是基础课但是依然要训练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胜任力的课程目标;黄文恺老师把创客中的创新和开拓精神带入课程,给整个教学设计加入了很多新颖的元素;感谢七轮润色中的专家们……此外我还想特别鸣谢帮我完成课堂录制的机器人20同学帮我将手绘图表转为电子图表的研究生们。”  

“要说遗憾,一方面是体会到在教学达成度的评价上工作还有待提升,回答问题时关注在具体措施而缺了一句回到问题原点的话,这个应当是失分的地方;另一方面抽签抽到2号,在42个选手中比较靠前,如果能在赛程的第二天讲,对于教育部虚拟教研室的工作我可能会有更丰富的呈现,因为毕竟这也是我们这个课程很重要的一个创新点。不过没关系,还是很开心明年继续!”  

   

   

   

马鸽老师演示教学设计    

     

     

马鸽老师回答采访问题    

     

     

马鸽老师与教发中心记者交流    

     

本次教学创新大赛现场决赛于5月初举办,目前已落下帷幕。各参赛教师按照不同赛道教学竞赛的要求,对参赛课程内容进行了周密准备和精心设计,在说课、现场授课环节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教学手段丰富多样,使课堂富有感染力,凸显了各自的教学魅力与授课风格,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以赛促创,以赛促改,以此为,让我校教师在赛出佳绩的同时,推动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和教师教学能力全面提升,推动金课建设和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参赛教学团队成员简介       

             

马鸽: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器人系副主任,担任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电路原理虚拟教研室秘书、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柔性结构系统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等科研/教研项目。主讲《电路》、《电路实验》等课程,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东省赛二等奖、广州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课程思政决赛二等奖、本科课堂教学优秀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优秀班主任等。《电路》课程获评广州大学第三批和第五批四星级课程,两次获得广州大学教学学术论文评比二等奖。  

   

邹涛: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中国自动化学会预测控制与智能决策专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工业过程控制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工业软件研发与应用验证工作,在新工科工程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讲《电路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国科学院先导预研项目、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课程思政重点项目等。  

   

柳晶晶: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七批校级培养对象。研究方向为气体放电机理研究及其应用,主讲《电路》、《电工电子学Ⅲ》、《电力系统分析Ⅰ》和《高电压技术》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广东省在线开放课程等,获广东省第四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多次获得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  

   

黄文恺: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器人系党支部书记、广州市创客协会会长,一直从事创新工程教育学、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广东省质量工程项目等,带领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赛事,获得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创意组金奖等奖项。  

   

 

文案 | 王颖妍 马鸽  

图片 | 王颖妍 马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