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专题培训 | 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实践与申报案例分析

发布日期:2023/04/13   点击量:

教学专题培训

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实践与申报案例分析

 

2023322日,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于大学城校区理科教学南楼412组织开展了教学专题培训活动。本次培训由华南理工大学韩金龙教授做“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实践与申报案例分析”的主题分享,培训由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王洪涛副主任主持,我校近50位教师参加了学习。

 

王洪涛副主任主持专题培训

 

韩金龙教授结合他自身团队多年来指导申报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经验及其课程建设实践,通过一系列的课程申报案例分析,对如何成功申报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以及如何建设好示范课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围绕着示范课程的建设及申报,韩教授分别从示范课程的建设基础、建设成果、建设经验和思政示范项目申报等方面,阐述了建设好一个示范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后期对国家级课程申报成功的积极影响。

 

 

韩金龙教授做主题发言

 

首先,韩教授强调,一个坚实的国家级示范课程的建设基础是示范课程申报成功的必要条件。他从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内容体系重构、在线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模式革新等方面,展示了他们团队稳固的示范课程建设基础,并强调随着当前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体系的变化,仍需要对教学内容做出适应性的调整和教学模式的革新,特别是对当前比较流行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展开,做好在线课程的建设,为一流的国家级示范课程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着,韩教授展示了一流示范课程的良好建设给他们带来的丰硕教学成果,有省级和国家级的思政示范项目、各类相关教学比赛和教学案例的获奖、课程的示范辐射(即报纸的刊登及教学论文的发表)以及课程负责人在国内多个高校及教学会议上受到邀请的推广宣讲。这些教学成果也进一步表明了国家级的思政课程项目所具有的强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推广学习价值。

韩教授进一步分享了他们团队的示范课程建设经验,通过多个教学案例的总结分析,他强调示范课程首先要以课程建设为基础,提升示范辐射潜能;接着要以技术赋能为推手,更新教学模式;然后以项目研究为驱动,通过理论建构,探索课程思政内涵要素;同时以教材建设为依托,通过研讨共建,促进课程思政要素的有机融合,最后方能凝练好丰硕的教学成果,积极申报国家级示范课程。

最后,针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申报,韩教授强调几点重要的课程建设特征,分别是课程负责人强(经验丰富、较好的职称学历)、课程团队强(团队结构合理,思政相关建设基础较好)、有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实践经验也丰富、建设成效显著和有较大的推广示范的价值。同时,他还强调在申报上仍需注意是否有教学典型案例及教学改革成果的展示、数据的真实性以及教材的时效性,以避免出现“题不对文”等问题。

 

 

参加学习的老师们纷纷拍照记录

 

韩金龙教授的分享如此精彩,让老师们受益匪浅。在场教师纷纷就示范课程的建设及申报问题,向韩教授进行请教交流。

 

     

老师们向韩教授请教并深入交流

 

 

主讲人简介







韩金龙,博士,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首席教授,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负责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学术英语”负责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大学英语”负责人,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团队负责人,广东省大学英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广东省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和教改工作,先后主持省部级教改项目7项,获得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4项,出版教材20余册。

 

撰稿:陈鹏飞  张灵

摄影:任毅 陈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