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
案例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发展 > 案例展示 > 正文

“江淮民歌音乐形态特征”教学心得

发布日期:2022/12/12   点击量:

“江淮民歌音乐形态特征”教学心得

音乐舞蹈学院  屠金梅

 

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开设专业必修课《中国民族音乐1》这门已经6个年头了,选修过这门课的学生超过200位,在教学方法上我积累了一点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近一两年来,除了严格考勤,严把考核标准之外,我在课上课下和学生沟通增多,我努力更多关心他们,他们也更加愿意亲近我,也更加愿意接受我讲授的内容。

一、适应形势应急调整教学内容

本学期这门课安排在周一上午3、4小节。本周因为疫情的关系,我们在线上完成。由于这门课程的特殊性,我们课程有大量的作品要一字一句教唱,而线上教学和同学们线上学习并不太方便唱,因此,我首先及时调整了教学内容,本周本来要讲授南方(江南和江淮地区)的小调,我改为系统讲授江南、江淮地区民歌音乐形态特征及其与江南文化的关系。

 

 

 

 

 

 

 

 

 

 

 

 

 

 

 

 

二、多管齐下促“互动”,

线上教学老师最担心的是学生没有认真听课,导致学习效果欠佳,因此我想了很多办法,争取让他们没有时间“开小差”,具体办法如下:第一,课中我随时请同学起来回答问题,我和同学课前约定好,如果我喊了三声,同学依然没有回答问题,我将视为缺课;让学生记录笔记,课后半个小时内必须上传笔记;第二,我6-8分钟就发起一个提问,让同学们在微信群中回复答案;三种方法结合起来效果挺好,他们为了拿到平时成绩高分,非常认真地听课做笔记。

三、学生笔记现“效果”

通过让学生们课堂上做笔记,使他们重新梳理知识点,加深他们的理解,也能更好地将学生吸引在课堂,学习不分心,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音乐223的同学们线上上课认真,笔记分享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