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教,在线教学有序有质开启
教育学院 张丽敏
2022年11月15日上午,张丽敏老师采用腾讯会议授课的方式,给教育学院20级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们进行了《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课程的教学,本次教学的内容为“幼儿行为观察记录的分析”。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学校生活按下了暂停键,张丽敏老师了解到本班学生大部分居住兰2,目前还无法离开宿舍。在课堂正式开始之前,她主动了解同学们目前的身体和心理的状况,叮嘱大家有困难可以及时提出,并鼓励大家希望就在眼前。几句简单而有力的话语,温暖了学生们的心灵。
本次课堂的教学内容是“幼儿行为观察记录的分析”,张老师呈现了本章学习的重难点,并在PPT中以星星标记注明。
张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对于幼儿的行为观察经常使用的两种主要的分析方法:质的分析方法和量的分析方法,并且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所学的质的观察方法和量的观察方法两大类观察方法。同学们通过聊天框实现及时的互动。
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观察者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张老师提出了新的课堂互动问题:作为专业的观察者,幼儿园教师更像是“蜘蛛”、“蚂蚁”还是“蜜蜂”呢?同学们纷纷用讨论区留言以及语音回复的方式给出自己的看法,课堂讨论的氛围十分浓厚。
为了强化线上教学效果,在授课的过程中,张老师将授课内容分解为几个小的模块,在每个模块之后,有意识地增加了课堂小练习配合授课内容。通过“内容模块+课堂小练习”,做到及时的学习+反馈,不仅能够学生线上教学的注意力,更能够强化内容学习效果。例如让同学们运用编号系统的策略,“选取自己教育见习的一份观察记录进行编号”,又如让同学们对幼儿活动时拍下的照片进行观察和比较,强化转录和对观察记录中的客观事实做出主观判断,让大家掌握整理观察记录和阅读原始记录的方法。
在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对观察记录的整理、阅读以及登录。张老师通过结合典型案例示范,一步一步地展示对观察记录进行编码的过程。
最后,张老师对本次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回顾课堂上所讲的在观察记录中质的分析方法,并布置课后作业,让同学们运用课堂所学完成幼儿园观察报告的结果分析和反思部分。
虽然疫情阻挡了老师和学生见面的道路,但是张老师熟练地运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完成了课堂内容的讲授,全程线上视频直播,还通过提问、课题小练习和案例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线上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聊天框、语音、微信群等方式即时互动。本次线上授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